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化学工业部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试行)

时间:2024-06-30 22:52:28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212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化学工业部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试行)

化工部


化学工业部统计资料保密管理办法(试行)

1985年11月4日,化工部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章的规定,为了确保国家秘密和对外公布统计数字的准确、统一,特制订本办法。
二、属于国家秘密的化工统计资料分为三级,即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
三、本部及部属各单位对外提供或公开发表化工统计资料按以下办法管理。
1. 绝密、机密、秘密统计资料,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提供和发表。属于绝密级的,要先征得管理该资料部门的同意,送计划司审核,全国性数字由部报请国务院审批,分地区和分企业以及分品种的统计数字,由计划司报主管部长审批。
属于机密级的,要先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全国性数字报国家统计局批准。分地区和分企业以及分品种的统计数字,由计划司报主管部长批准;
属于秘密级的,一般由确定该资料密级的单位批准,综合性统计数字送计划司审核备案。

2. 凡属于国家秘密以外的均为非秘密的内部资料。部内各司局提供或发表非秘密化工统计资料,由各主管业务部门负责审查、核对,根据本单位保密条例的有关规定,通过统计月报或其他方式,在内部或对外发表。
对外发表尚末发表过的非秘密统计资料,需征得该资料的管理部门同意。综合性统计数字要由计划司审核同意,其中发表时间对国际市场影响较大的化工统计数字,还应征得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同意。
3. 部属各单位对外提供、发表非秘密的内部统计数字,应经本单位领导批准,以本单位统计部门的数字为准。但对年度统计资料在提供或发表以前应白计划司核对一致,计划司负责核对,发表由所属领导负责。
4. 对外公开发表化工科技成果方面的资料,应由化学工业部科技周审查。
5. 部属各单位不得对外提供或发表非本单位的统计资料,如需公开引用(不包括内部使引)外单垃的未公开发表的统计资料,应事先征得提供资料单位的同意,否则不得公开引用。
6. 部和所属各单位应根据专利法规定,保护企业的技术专利。如需开专用的化学品的化学结构、原材料消耗和成本资料,必须取得企业的同意。
7. 部属各单位可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实际情况,拟定各自的统计资料保密范围和管理统计资料的具体办法,切实做到层层负责。
8. 对外提供和公开发表统计数字问题应作为部和所属各单位的保密委员会检查保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授予北京市所属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权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授予北京市所属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权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关于授权我市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的请示》(京工商文字〔1997〕73号)和《关于授权我市城八区工商局对外国企业驻京代表机构监督管理的请示》(京工商文字〔1997〕36号)收悉,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
罚程序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原则同意你局意见。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授权北京市所属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违反企业登记管理规定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领导、指导、协调和监督上述工作的开展。
二、北京市所属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对外商投资企业进行监督管理时,凡遇不属于监督管理权限范围或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尚未作出规定的情况,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向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报告,不得擅自处理。
三、北京市所属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要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各项基础监督管理工作,相应改善办公条件,充实外资监督管理人员力量,提高素质,以适应外资企业的需要。
四、北京市所属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对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的过程中,若有不按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行政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将视情节予以纠正,通报批评直至收回授权。
五、北京市所属各区、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行政监督管理的具体权限、开始时间以及你局与各区、县局工商行政管理的管理权限划分和相关制度的制订等有关事宜,由你局决定,并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



1997年7月8日
----律师事务所深度管理系列之一
文/闫凤翥 冀港律师事务所主任
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建设势在必行,根据司法部安排,全国律师机构正在进行专业化建设,专业化律师所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市场导向作用的影响,不久的将来全国将有80%以上的律师事务所成为专业化律师机构,新一轮专业市场竞争即将开始。现在已经成为专业化的律师机构应当如何发展,如何挑战市场竞争?本文就专业化律师所深度管理提出新的命题---专业品牌化。
一、专业品牌化管理的基本概念
专业品牌化是指律师事务所将律所某一专业进行品牌化建设和管理,用来区别与律师所同行之间不同的专业象征或组合。
律师所某一专业可能是律师所的单一专业也可能是律师所内某一专业团队律师创建的专业,比较好理解。 品牌化问题很多专业律所或律所内的专业团队忽视了建设和管理。当专业核心律师流动或停业该专业在这个律所就会消失。因此,律师所专业品牌化建设和管理是律师所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律师所管理的内涵。
品牌从本质上讲体现着律所专业的素质、信誉和形象,品牌代表一种视觉的、感性的和文化的形象,它是承诺、信誉,是律师所的灵魂。其实质是一个律师所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良性循环所形成的第三态资产,因此,品牌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也是资本积累的过程。对于律师所的管理成本而言是增值性投入,值得投资。
专业品牌化标志着律师所某一专业的技能与质量、信誉和形象,是赢取市场竞争的法宝,也是专业发展的潜力所在。专业品牌化是律师所社会地位的反映。专业品牌是在专业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下来的凝结在专业品名中的社会认可度。
二、专业品牌化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若要全面理解品牌专业的概念,不能仅仅把专业品牌化看成是专业间相互区分的标志,也不能单纯把专业品牌化看成是专业建设。从它的内涵来看,专业个性、专业文化和专业信誉是品牌专业的重要内涵,它包括了四个层面:属性识别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安全承诺功能和价值实现功能。这四种功能是依次递进的,前一种功能的实现是后一种功能实现的前提,后一种功能的实现又涵盖了前一种功能。因此,专业品牌化的建设和管理应依次递进。
第一步: 制定专业品牌识别手册
专业品牌化德建设和管理首要任务是制定律师所专业品牌识别手册,将各种专业品牌符号组合成一个有机系统。专业品牌要在准确定位的前提下确定专业品名。专业品牌的属性识别必须进行系统的规划和设计,以形成鲜明有力的识别系统,这是专业品牌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有效传播专业品牌信息
专业品牌化建设和管理还要有效地进行专业品牌与委托人以及全社会的信息沟通。信息沟通是向委托人传递律师所专业品牌的相关信息。没有有效的传播专业品牌信息,就不可能与委托人建立起长久稳定的关系。所以,律师所要大力进行专业品牌化的各种途径的信息传播和和最新动态信息。在传播专业信息之前做好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及时注册有关商标。
第三步:提供优质的专业法律服务
律师所的专业品牌服务的基本生命力在于律师所专业品牌最大的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利益。专业品牌如果不能满足委托人的需求,不能简洁、高效的维护委托人合法权益,那么它就不会存在于委托人心里。因此,专业品牌的最终目的是为委托人提供优质、高效、简洁的法律服务,律师所与委托人建立长久的、稳定的客户关系,博得他们对专业品牌的偏好和忠诚。
第四步:律师所获得专业品牌价值
律师所专业品牌的价值体现在它能提供给委托人比一般专业或非专业律师所更多的价值和利益。对委托人来说委托专业品牌律师所既可以降低委托人委托事项的成本和风险。对律师所来说,专业品牌价值体现在让委托人愿意支付更多的律师费,提高专业代理的最终价值,使专业品牌形成竞争优势,有利于专业品牌的拓展。
三、专业品牌化标准
专业品牌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律师所专业品牌化的标准从以下四个指标确定:专业品牌的重量、专业品牌的长度、专业品牌的宽度和专业品牌的深度。
专业品牌的重量反映律师所的专业品牌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影响力;专业品牌的长度是指时间效应,即从现在到未来的延伸状况;品牌专业的宽度是指委托人的涵盖面有多广,是一个省、还是全国,还是本市或一个地区; 专业品牌的深度指的是律师所与委托人的关系,品牌专业到底对委托人的影响有多大,这个关系是否稳定,等等。
四、专业品牌化建设和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律师所专业品牌化建设和管理最大的障碍就是组织运作不清楚。合伙人或专业带头律师忙于专业业务的处理,无暇顾及专业品牌化建设,有的律师所合伙人之间处于单独核算的管理状态。因此,首先要明确专业品牌的受益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确定明确的责任机构和建设管理目标、达标的具体标准。不要简单地交给一个律师或者一个合伙人去进行。责任机构是专业品牌化的最高权利部门,负责专业品牌化运作的一切事情。其次,要注意制定专业品牌化运作办法和专业品牌化运作流程。要编写专业品牌识别手册,同时要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服务标准和管理流程。最后,注意整合所有的传播渠道和工具。
二?一一年三月十日